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写作习惯和规范,提高我们的写作效率和质量。我为大家找到了一些精心编写的总结范文,相信它们会给大家带来启示。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对成本构成中发生的物料消耗、人力消耗及其他各种费用开支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目的是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最大可能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有机遇就有竞争,就有挑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其内部成本控制制度,提高其自身的获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目前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核算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施工进展情况,长此下去,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一)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不够完善。
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为了保障工作的有章可循,随着建筑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也就暴露出来了。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失控,对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工作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小规模的建筑施工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有些规模较大的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已经建立并完善了成本核算制度,但实际情况是,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执行力度明显不足,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经验不足,导致成本核算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性,流于形式,表现出核算的随意性,没有对制度形成强效的约束力,造成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混乱。
(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而项目经理只重视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展情况,对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意识薄弱,不够重视成本核算,没有预计到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成本的潜在因素,比如施工人员如何安排、施工程序是否合理,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产生影响,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调动起全员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对施工过程中的物料消耗情况、人工的使用情况以及机械设备租赁使用情况没有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单纯地把成本管理工作看作是财务人员的职责范围。这些情况导致施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也缺乏工程成本管理的意识,认为成本核算与自己没有关系,造成工程施工进展与核算业务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还可能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浪费,阻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进程。
(三)工程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不明确。
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成本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期,就应该明确地设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项目。但在项目施工的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成本项目核算内容不明确、概念不清楚的情况。比如,建筑施工企业成本项目中的直接人工费只包含直接施工人员的工资及运输人员的工资,而不包含采购人员工资、操作机械设备人员工资及装卸搬运人员的工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企业将这部分人员的工资也一并归集到直接人工费项目中进行核算,造成成本核算的不实。
(四)对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和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管。
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前,要制定各方面的预算计划,包括成本预算计划。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执行成本核算制度,但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却没有对工程项目预算及成本核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各个部门也是应付了事,致使成本预算及成本核算工作没有有效的结合,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完全没有发挥成本管理的效果,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两项费用,直接费用由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组成。间接费用由项目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
(一)材料费。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材料费,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一是要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采购,购买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二是要合理控制材料的用量情况。严格按照材料定额领购材料,对已领出但并没使用的材料要及时作退库处理,避免重复领购,造成材料成本不实。
(二)人工费。
配置一定数量的从事建筑施工项目的生产人员,是建筑施工企业必要的成本支出。一是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用工计划,合理地确定实际的用工人数,避免人员浪费,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努力争取以最少的人工耗费,换来最高的工作效率。二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将工人的工作效率与其工资薪酬挂钩的办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施工机械使用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中的比重也较大,必须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是对自有设备,要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及时调动闲置设备,能自行解决的决不租赁。二是对租赁设备,要以设备台班为标准,根据台班单价和台班数量,按月计算并支付设备租赁费。无论是对自有设备还是租赁设备,都应确保得到充分使用,避免闲置造成浪费,从而有效地控制机械设备的成本支出。
(四)项目质量成本。
建筑施工项目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一是直接影响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情况,二是直接影响项目完工后的安全使用情况。所以,项目质量成本也是企业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签订项目合同时,对于质量的要求标准都会在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如果项目在施工中不按照合同中的质量标准去做,就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企业也将面临由此产生的巨额赔偿费用,更有可能使企业面临诚信危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将内部检查制度与外部监督制度相结合,时刻检查、控制项目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情况,努力降低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
(五)项目安全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地点不固定,有些施工环境很恶劣,这就导致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项目的安全成本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企业就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事故赔偿费用,建筑施工企业要强化安全意识,狠抓安全管理。一是要通过宣传和培训的形式,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更要增加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上的投入。二是要配备专职的安全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成本。
(一)项目施工方案的科学性。
项目施工方案是指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各个生产要素有效的、合理的结合方式,每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前都要先行制定项目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其费用的消耗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整个项目施工重要的指导依据,施工方案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项目的质量、施工任务完成的好坏及施工成本的高低。在对项目成本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科学的项目施工方案,合理的施工程序,将人、机、料等成本支出进行最优组合,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同时降低项目成本的投入。
(二)项目施工成本计划的可行性。
项目施工成本计划是施工企业编制的一种书面方案,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是指以货币的形式记录施工项目在工期内的生产耗费、成本水平的高低、成本的降低率以及企业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长远规划。施工企业编制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施工成本计划,一是可以明确各部门的相关权限与责任,将目标具体落实到责任人,并根据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可以有效地约束和控制各个职能部门的费用支出情况,最终达到有效控制项目总成本的目的。三是有了可行性的项目施工成本计划的指导,可以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成本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力争使项目的实际成本支出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三)项目工期的合理性。
项目工期是指一个工程施工项目从正式开工到全部完工投产所经过的时间。合理的安排项目工期,会大大降低项目的成本。项目工期的长短变动,会引起材料、人工以及机械设备使用费等耗费的变化,从而影响成本的娈动。施工企业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的制定项目的工期,不能因为盲目缩短工期而影响项目的质量,也要避免因项目工期过长导致企业各类成本的增加,保证施工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四)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体系的建立。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是整个项目能否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企业必须做好对项目成本在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的控制,而项目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进行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的有效手段。一是施工项目开工前,对于影响成本的因素做最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制定出能够有效指导项目开展的成本计划,使开工后的实际费用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二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其实际成本与成本计划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实际成本超出成本计划的问题,汇同有关部门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成本计划指标。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质量,不仅仅体现了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更是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贯彻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要点的有效措施,才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成.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08).
[2]郑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问题及控制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06).
[3]熊远志.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j].企业研究,2013(14).
[4]郭宝霞.试论建筑项目施工成本要点及核算方式优化[j].齐鲁珠坛,(02).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之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和污染,如以来愈加凸显的霾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政府采取了如限号出行、压减燃煤等减排措施,而企业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必然要顺势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把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成本核算中,以激励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关注环境问题、努力降低环境成本。企业环境成本包括内部资源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其中,内部资源环境成本是企业在提供生产和劳务的过程中为防止和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实际支付的环保费用以及所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的虚拟环境成本,这部分成本是企业已经支付或将要支付的可见成本,企业内部对此有较完善的监督和控制流程,比较易于核算,而外部环境成本核算是要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物质消耗和环境释放对环境的影响予以量化和货币化,因此,识别并量化我国化工企业各生产环节的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确定某种环境负荷的单位成本并建立外部环境成本计算模型是研究我国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核算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识别、量化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
目前,国外企业有一些用来评价环境影响的先进做法,比如日本lime法评价体系、美国“经济环境一体化卫星账户”和德国生态会计模式等,而我国企业目前对外部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学习借鉴的是日本的lime值法评价体系,其与我国目前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态势、人口基数大、资源耗费巨大、环境保护意识和力度均有待提高等情况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学术界对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有mfca和lca等。lca目前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对于我国企业在依靠理论指导下结合各自行业特点以设计一种环境成本核算和计量方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lca,即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确切地说,是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用来评价一种生产活动从原材料开采一直到产品寿命终结处理完毕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lca方法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环境评价过程,分别是:目标和范围的界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以及结果分析,借鉴lca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跟踪控制某种物质或能量自进入企业生产过程后在各生产环节的流转和消耗,物质或能量消耗的过程同时也是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的过程,因此,从某个具体行业的角度来说,要做到清楚识别整个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记录每个制造环节的物料需求,分析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至此,企业就做到了对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的识别工作。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完成对这些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的量化,即把环境指标转化为经济指标,把对外部环境造成的损害用直观的数据来表示,进而实现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为了达到量化目的,企业可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识别每种污染物的排放会对环境中的哪种要素产生影响,大体来说,主要有资源耗竭、危及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的破坏三个方面,企业要进一步细化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如生态的破坏又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的污染等。其次,为每种环境影响评价要素据其重要性和破坏程度的大小赋予相应权重,经过加权处理的结果有利于更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最后,企业根据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总量与加权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相乘,即可得出生产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负荷量。
二、确定各种环境负荷的单位成本。
另一个比较复杂的处理过程是确定平均单位环境负荷的经济成本,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蒙特卡罗方法(montecarlomethod)和k-s显著性检验来实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可以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环境负荷量进行随机抽样,得到统计意义上的外部环境成本计算结果,在累积概率分布中选择一个临界点,用以评价外部环境损害程度,在超过临界点的环境释放量,即对环境损害影响较大的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中,根据其抽样值将累积概率分布分为几个部分。其次,对这几个部分的最大差值进行k-s显著性检验,如果差异显著,则表示参数的选取对外部环境损害程度的区分比较敏感,也就是说这个参数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通过k-s检验识别对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重要参数,并在统计意义上对它们进行灵敏度分析,可以对每个参数选择一个特定值,针对这个值,对其他重要参数使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抽样,来模拟计算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确定各个参数的变化对于外部环境。
三、建立外部环境成本计算模型。
外部环境成本是整个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环境成本之和,因此,在建立外部环境成本计算模型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各个生产过程、各种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所造成的环境负荷量以及各种环境负荷的单位成本等。其中,所含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开采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产品使用过程以及废物的处理过程等,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造成的环境负荷包括资源耗损量、各种环境要素价值破坏以及环境的补偿和修复等,因此,本文建立了如下的外部环境成本计算模型:其中,ec-外部环境成本总和;q-各个生产过程和环节,即原材料开采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产品使用过程以及废物的处理过程等;p-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类别;elp-各生产过程中各排放物的环境负荷量;uecp-各环境负荷量的单位成本。根据本文对外部环境成本的计算思路,在第一步骤,即识别、量化能量消耗和环境释放时,环境负荷量的计算结果就已经是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能量消耗的环境释放总量,因此,可以将elp视为各个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负荷总量,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如下:根据简化后的外部环境成本计算模型,把第一步骤确定的各种排放物的环境负荷量(elp)及第二步骤确定的各种环境负荷的单位成本(uecp)代入到模型中,即可得出企业外部环境的总成本。
参考文献:
[1]方刚.环境成本计量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6).
[2]薛丽.资源流成本法在环境会计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4).
[3]郭莲,卢志辉.企业环境成本计量方法探讨[j].财会研究,,(9).
[4]白玉翠等.环境成本计量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1).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处境也越来越艰难。因此,为了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正常盈利,建筑企业就不得不做出一些必要的改革与完善。例如,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并采用更加积极的成本管理措施,其中尤为重要的便是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成本核算的原则主要有五点,分别是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两级成本核算原则,控制挂账原则,单项成本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原则,实际成本与实物盘存制原则。这些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务必要保证核算工作的及时性、真实性及有效性。
(一)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相关的管理经营人员也缺乏对于成本管理的经验。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时往往都不能抓住重点,却对于产值重视过度,这样便很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甚至存在破产的风险。同时,企业在进行自身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无法区别成本科目、混淆成本对象等,这些均会直接导致企业基础成本核算的不合理,相应的,企业将招待费用、交通费用以及也纳入成本范畴,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度增加,无法保障基础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这些都给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缺乏科学的制约监督机制。
现如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大多数都采用的是“以包代管制”的组织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很难对项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施工项目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增多,矛盾增多,公司的利益也因此受到一定的损害。再加上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乏,施工企业很难及时有效地掌握项目的相关成本资料,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很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三)缺乏健全的项目成本核算机制。
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也是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奖惩制度的缺乏,由于部分施工企业尚未构建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工作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对成本核算工作也是敷衍了事,没有有效的制度进行制约,从而使得企业成本核算不能够得到很好地执行。二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问题,项目成本在设计时并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因而成本核算体系缺乏科学性与可执行性,成本核算体系无法顺利实施,成本核算系统的控制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地发挥,其设计的真正意义消失。
想要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成本核算基础性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而言,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基础核算工作:(1)组织学习活动,帮助企业员工提高对成本核算的认识;(2)组织素质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员工对成本核算工作的专业技能及技术修养,保证成本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保证成本核算资料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企业应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审计工作,并做到对成本信息的及时更新,为成本核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成本核算工作力度。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会计表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息息相关,它不仅可以反映企业成本的核算效率,还可以有利于加强会计报表的质量。因此,企业首先应该提高对财务报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相关信息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拓宽成本核算信息的广度及深度,并做到成本控制情况的及时反映。其次,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指标,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一些非财务性指标,例如,施工实际成本的利用率,对已确定的现有成本(如劳动力、施工物资材料等)是否有浪费或闲置现象的发生进行监督。最后,企业应该对成本核算的分析方法进行改善,以综合及个别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各种指标的合理分析,全面查找成本核算中有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并进修及时的纠正与完善。
在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这多个角度对成本核算进行分析。例如,在工程中标之后,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提前测算,并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施工方案的过程中确定相应的目标成本。而在相关项目真正动工之前,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需要对项目施工图纸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并进一步明确项目的具体材料、劳务、管理等成本,同时,确定科学的、细致的预算。
(四)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监督机制。
企业应该对各个部门的具体权责进行明确,保证不同责任可以切实的落到各个部门以及相关人员身上。具体而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规章,以文字的方式来保证权责的明确,方便企业在成本核算出现问题时,及时追责。同时,以权责的明确来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她们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适当分配给财务人员相关权利。例如,允许财务人员接触相关成本核算材料,并赋予其对于成本核算工作的抽查权,实现其对成本的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一、前言。
当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价格优势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而与价格密切相关的成本控制也成为企业竞争最有效的战略之一,通常企业都采取各种手段控制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想有效地控制成本对企业内部管理与核算必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很多企业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都是采用责任会计的方式进行的,责任会计作为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中型企业日常管理中已被广泛应用。作为责任会计的核心内容,责任成本的核算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实际工作中在进行责任成本的核算时很多企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如何做好企业的责任成本核算展开讨论。
(一)建立成本中心,明确责权范围。
成本中心是指对成本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它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因而不对收入、利润或投资负责,成本中心包括负责生产经营的部门,劳务提供部门,以及给予一定费用指标的管理部门。成本中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企业内部凡有成本发生,都需要对成本负责,能实施成本控制的单位,都可以成为成本中心。工业企业上至工厂,下至车间、工段、班组,甚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成本中心,从而在企业形成一个逐级控制、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规模大小和层次不同的成本中心,其控制和考核的成本内容也不尽相同。
成本费用依其责任主体是否能控制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从考评的角度看,成本中心工作成绩的好坏,应以可控成本作为主要依据,不可控成本核算只有参考意义。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是以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和一个特定的时期作为出发点的,这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设控范围的大小和经营期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首先,成本的可控与否,与责任中心的权力层次有关,某些成本对于较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或基层领导来说,就可能是不可控的。反之,较低层次责任中心或基层领导的不可控成本,可能是所属较高层次中心或高效领导的.可控成本。对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而对于企业下属各层次、各部门至个人来说,既有各自的可控成本,又有各自的不可控成本。其次,成本的可控与否,与责任中心的管辖范围有关,某项成本就某一责任中心看是不可控的,而对另一责任中心是可控的,这不仅取决于该责任中心的业务内容,也取决于该责任中心所管辖的业务内容的范围。最后,某些从短期看属不可控成本,从较长时间看,又成了可控成本,如现有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在设备原价和折旧方法既定的条件下,该设备使用时,就其具体使用它的部门来说,折旧是不可控的,但当现有设备不能继续使用,要用新的设备来代替它时,新设备的折旧则取决于设备更新所选用的设备价格及正常使用寿命,从这时看,新设备的折旧又成为可控成本了。
此外,应该注意企业在确定责任中心时,应明确权责范围中的运作,使之有效可行。企业各层应充分认识费用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责任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使成本费用管理系统化,如同一台按程序运转的机器,无论谁来驾驶,都必须按部就班依照程序运行。
责任成本预算是以责任成本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作为对象编制的预算。通过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可以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任,并通过与企业总预算的一致性,以确保其实现,通过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也为控制和考核责任成本中心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责任成本预算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责任成本预算由各种责任成本指标组成,这些指标为主要责任指标和其他责任指标。主要责任指标反映了不同类型的责任成本中心之间的责任和相应的权利区别,其他责任指标是根据企业其他总的奋斗目标分解,而得到的或为保证主要责任指标完成而确定的责任指标。
(三)加强责任考核,建立跟踪反馈系统和奖罚制度。
为做到功过分明,奖罚有据,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成本中心的积极性,企业应建立责任成本奖罚制度,并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责任书的内容包括责任成本目标、责任中心、责任人和奖罚措施。对每个责任中心的控制成果全面分析和评价。节约有奖、超支必罚,实行按季考核,按季兑现。对于因刚性因素增加的费用支出,由责任中心说明原因,提出申请,报领导批准,考核时予以剔除。
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责任成本发生的责任中心与应承担责任成本的中心不是同一责任中心的情况,为划清责任,合理奖罚,需要将这种责任成本相互结转。责任转账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责任,使不应该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在经济上得到合理补偿。进行责任转账的依据是各种准确的原始记录和合理的费用定额。在合理计算出损失金额后,应编制责任成本转账表,作为责任成本转账的依据。各责任中心在往来结算和责任转账过程中,有时意见不一致而产生一些责、权、利不协调的纠纷,为此,企业应建立内部仲裁机构,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对这些纠纷做出裁决,以保证各责任中心正常、合理行使权利,保证其利益不受侵犯。
为了正确反映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每个责任中心还应建立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跟踪体系,明确费用责任人,按月编制责任成本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并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及时调节。同时,在企业财务部门设立专人,负责各单位费用的审批、签报、归集、分类和整理,以对成本中心进行考核,对费用进行加强管理和编制责任报告。
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任,实施责任核算和考核后,企业要对责任中心制定配套的奖罚制度。奖罚的兑现是责任成本核算实施的最后一环,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效益。在考核时,按责任成本节超比例调整责任人考核工资和奖金,要做到奖罚兑现,考核严格,不讲人情,以保证责任成本的落实。责任成本考核和奖罚制度的建立是责任会计制度不可忽视的一环,否则,责任目标再完善,责任核算再严密,也会因为没有相应的奖罚分配或分配不合理等现象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那么,提高责任成本核算,只会流于形式,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注意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应用人才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支持已经逐步成为责任成本能否实现正确流动的基本保障。所以能否将信息系统的先进功能应用到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一个作业单元,从而使得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企业管理者手中,对于日益竞争激励的市场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能否熟悉应用目前先进信息技术的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当然也需要我们重视,因为技术人员才是操作应用技术的能动性单元。
三、总结。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建立成本中心,明确责权范围工作;加强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以及加强责任考核,建立跟踪反馈系统和配套的奖罚制度工作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几个部分,实际工作中只有将这几个方面的细节工作都做好了,企业的整个责任成本控制系统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才能够为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提供比较好的基础平台,甚至为企业决策者的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总之,确立责任会计体系,有利于会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有利于经济业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有利于把责任成本与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实施责任成本控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它对于企业更新财务核算的观念,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从而为企业开源节流,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2]孙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6).
[3]王娟.从可持续发展谈企业责任成本[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
[4]陈晓川.论企业责任成本制的建立与创新管理[j].商业现代化,,(5).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港口企业在运营上主要采用扩张策略,注重规模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在重视规模的前提下很容易忽视成本管理发挥的应有作用。对于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信息收集工作还存在问题,核算数据在为经营决策提供借鉴作用还无法满足新时期港口企业的需求;会计核算效果较差,局限于对传统的装卸、堆存、运输和港口管理业务进行成本核算,忽略综合物流多式、联运方式等物流技术发展的变化,不能够全面进行分货类或单船成本核算和分析;基础工作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港口成本核算效果;港口企业粗放型生产方式与成本核算要求无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不能够准确的测算出货物在港内的精确成本;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准确的成本核算和有效管理的动力,不能够认真履行港口成本核算要求,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数据分解的准确性不高等。成本核算工作在港口企业管理过程中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物资的采购上没有严格落实采购制度,导致采购成本增加、库存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在作业调度安排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的流程指引,只能够凭经验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处理,导致直接装卸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成本预控;单船成本测算分析不精细,使企业忽略了工艺环节的改进,装卸效率的提升;成本基础工作不完善,使得成本预算工作质量不高。这些方面反映了港口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不能够将成本管理责任纳入到港口企业部门年度经济责任考核中或者考核比重过小。
(一)树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不断创新管理方法。
港口企业应该加强对成本核算管理的认识,树立全过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危机感的培养。只有建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才能够提升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在成本核算管理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基础核算,将生产单位作为核算管理的重点,强化制度建设和落实,充分提升目标考核效果,将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作为港口企业发展的重点。
(二)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提升操作过程中的成本核算能力。
基础核算工作是港口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重点。班组核算是队部核算的基础。加强队部和班组的核算工作,建立三层甚至多层核算体系,逐级汇集责任成本实际消耗数据及装卸机械运行情况是装卸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并且要做好操作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将港口分货类进行集中成本费用的统一分配。同时,利用这种操作确认每吨单位装卸或运输成本的核算。这将有助于不同货类间单位成本的比较,有助于同一货类不同航次间单位成本的对比,分析差异原因,有针对性加以改进,提升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市场竞争力。港口在工艺流程上要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根据港口企业码头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货物、不同船舶、不同操作机械等进行成本测算,从而制定有效的货物集疏方式,避免低效率、高成本的作业线;通过不同货物的单船成本测算,分析船舶作业中各种成本所占的比例,对所占比例较大成本项目,寻找形成成本高的原因,探索解决的办法。开展港口企业装卸成本核算管理应该与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充分的结合,按照操作过程中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核算。同时根据港口部门交叉作业,装卸设备交替作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合理的分摊方法,这也是港口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
(三)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
港口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就要完善成本核算管理责任制的建设,包括成本核算制度、成本管理实施制度、考核规章制度等,建立起港口企业各层级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和成本考核的较完整的体系。强化成本意识,全员投入是成本管理的前提,通过增强员工的成本效益意识,提升成本核算和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全过程成本核算和管理。
保证港口企业各部门都能够做好成本核算管理的考核工作,将目标责任成本考核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有效管理方式。
1.确定目标操作成本。
在港口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效益为先的理念,加强港口企业经济效益成本目标建设。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年度目标计划要求,根据计划要求制定各项目标操作成本,同时要根据管理要求和机械状况变化对目标操作成本项目的适时调整。将目标成本建设融入到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并且使自身形成一定的压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围绕目标成本切实采取控制措施,能源等消耗,控制支出,提高效益。
2.分解目标成本,形成责任成本。
为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必须把目标成本分解成为责任成本,把成本指标的压力、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成本职能部门和有关部室的各个层次上,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的成本责任意识,以此来调动全体员工人人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在目标成本的分解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成立由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成本控制领导小组,召开成本责任落实会议,把各项变动逐项分解落实到职能科室。第二,各职能科室将每项变动成本向每个成本消耗单位分解,使成本消耗单位都有一定的指标。指标分解到哪个层次好,主要看指标是否真正落实,有没有人具体负责。具体负责人是否能够控制,坚持谁能控制谁负责。
3.严格考核监督,奖惩分明,确保目标实现。
为明确成本管理责任的界限,根据管理会计中的有关原理将目标责任成本进一步划分为不可控成本和可控成本,公司在考核时分别按责任成本的控制特性进行考核。第一,对不可控成本重点考核成本管理的职能科室,实行只罚不奖的政策。若成本没有控制在目标之内,按超支程度同比例扣减责任科室的年终奖励。第二,对可控成本(如:材燃料费、修理费、能耗等)实行双向考核。既考核成本管理的责任科室,也考核成本费用的承担部门。对成本控制的责任科室和成本费用承担部门按各要素费用的月度或季度支出总额进行核算,年度考核对支出总额进行汇总清算。另外还要制定配套政策,奖励那些控制责任成本成绩突出部门和个人,激励广大职工在控制成本中想方设法,献计献策;同样要扣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松懈不力的部门和个人。对于条件成熟的成本费用承担部门,再进行班组责任成本三级考核,最终达到单机核算、单船核算,使责任成本控制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实质性地挂钩,达到增强职工成本意识,人人关心成本,处处精打细算的管理效果。
三、结束语。
港口生产规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大,吞吐能力越来越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港口企业也不得不面对自身的发展情况,及时的调整策略,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在港口市场完善的影响下,对港口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港口企业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需要强化成本核算与管理,采取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针对港口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港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注重成本的控制,树立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提升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质量,不断地推动自身建设。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指定生产计划、进行项目决策所必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所有经营投资活动中首当其冲的。随着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各种经营管理问题频发,企业外部,竞争日益白热化,都将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时,可以操作的方面有很多,但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随着成本核算理论的发展,企业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也日趋全面专业。因为企业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在竞争中所处得地位,因而,对于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问题的研究,与企业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所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需要进行升入研究的课题。
一、引言。
宏观经济的变化,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生存有直接而致命的影响,因此,企业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之中生存下去,需要依靠科学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在进行一系列诸如节约开支,制定战略方针等关乎企业生存的重大决策时,需要从整体上对于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有一个概览,这一概览主要通过会计成本核算来实现,最终,会为以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企业可以通过会计成本管理,对于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这一切活动都将作为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铺垫,从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会计成本管理,这一会计行为就如同体检一样,可以定期对企业的各项活动所需的成本支出进行汇总梳理。成本会计管理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结构优化提出建议,正如同医生根据各种检查结果对病人做出诊断一样,企业的经营者也可以通过成本会计管理,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发展。纵观现代企业所使用的各种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成本预算与企业发展投资之间存在的博弈。稍有不慎,企业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将企业推入万丈深渊,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因而,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成本核算管理给予充分而重要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成本核算管理真正发挥其指示作用,协助经营者做出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有利的决策。
(一)成本核算内容不合理、不完整。
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理,从内容这一层面上来考量,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内容不合理。
成本核算管理问题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没有科学计量相关的资产项目,在处理上具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没有符合成本的计量原则。例如,在对一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类似的无法直接准确计量的特殊的资产进行处理的时候,财务人员通常将这些项目进行忽略掉,没有计入资产负债表中。这种会计处理行为直接导致了企业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的减少,和实际情况相比,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资产总数是低于实际总量的。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如只是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对于生产经营有重要驱动作用的生产要素来说,财务人员对于这些资源的计量,也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因为国家是要求将这些内容列为成本构成项目,而企业为了一些其他的目的,通常将这类资源的消耗计入管理费用。以上种种成本核算问题都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
2.内容不完整。
不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对人工成本的归集核算上。在对人工成本进行核算是,大多数企业的处理都过于粗放。只核算了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直接劳动的工人所需要的成本,而对于其他的一些人工费用,则没有计入。例如对于设计人员、工程人员的工资,没有计入。对于前期进行市场开拓的人,也没有计入人工成本。这些都表现为成本核算内容管理的不完整性。
(二)成本核算方法缺乏合理性。
核算方法缺乏合理性的原因,主要因为财务人员对于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够了解,因而在使用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因而缺乏合理性。而且,在核算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在进行成本归集时,处理的十分随意,并不具有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
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企业成本核算方式与生产经营过程的脱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至今仍有很多拥护者,传统的核算方式与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相连,在过去的历史环境下,这种核算方式可以对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充分的反应。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自主研发与市场开拓的重视,传统的生产过程在企业的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这种错位的指导思想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显示出其缺乏科学性的特点。
如果要解决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问题的不完整性和不合理性,界定核算范围是首先要做的。因为只有在界定了成本核算的范围之后,才能将那些原本不合理的成本核算内容剔除出去,例如对那些特殊资源的核算,通过将原本那些没有纳入成本核算范围的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特殊资源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可以将原本不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内容进行补充。而对于不完整的部分,可以根据不完整的地方进行增补。就人力资本成本核算来说,对于原有传统的核算方法所缺失的对于研发人员的成本计入和市场开拓人员的工资支配,要将其纳入核算范围,就可以弥补原有的不完整。同时,在进行核算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范围制定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因为范围制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是保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合理性的基础。界定成本核算范围的基础是各种资产和消耗依据的标准。在进行界定的时候,应该对过去忽略的一些科目如无形资产等,增加给予关注的力度。通过采取成本会计的系统改革,可以增加成本核算内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在对无形资产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是分类。按照入账方式不同,将各种无形资产进行重新分配。例如知识资源,因为具有更新较快、且多次使用的特性,因而在进行核算时,需要根据摊销的次数,进行弹性摊销。而对于环境成本核算,则更具中国特色。因为我国的环境现状,具有特殊性,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成本核算管理的制度规章,督促企业在核算中对于绿色成本项目进行并入核算,以增加企业采取绿色项目的概率,提高环保意识。这样既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也对社会和谐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将各种原本不可货币计量的成本,如环境成本、无形资产等,进行重点监控。
(二)采用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可以使用的工具有很多,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方法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需要考虑的背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科学合理。在选用方法时,需要充分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解考察。因为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背景,而企业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才能筛选出最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种类很多,在业界较为常用的主要有四种。如品种法,定额法,经常被许多企业所采用。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分批法,分步法,也备受青睐。各个企业过去因为对于各种方法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所以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企业通过结合自身特色,对各种方法进行选择,增加每种方法是用的针对性程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指引。在选择方法时,除了考虑以上内容,还需要注意,当选择一种核算方法之后,为了符合会计要求的一致性,轻易不要更换核算法则,以保持成本核算的稳定、统一。
(三)培养科学的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
1.成本核算的可持续性。
企业成本核算,是在企业诞生之日起就需要做的事情,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企业的灭亡。因为现在公司制得企业多为无限存续,因而,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需要考虑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这应该作为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始终贯彻在成本核算的始终。因为只有企业可以持续经营,考虑成本的变化,才是有意义的。如果企业寿命将近,那么此时即使是进行成本核算,也是回天乏术了。成本核算体系是企业今后发展的指路牌,管理者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决策者,他们的地位超然,一个成熟的公司应该形成以管理者为核心的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管理系统之中,核心中枢就是成本核算系统。该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市场变化情况、企业所有员工的素质等息息相关。任何环节的缺憾都将影响整个成本系统输出合理的结果。因而,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该系统,并适时维护,要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来维护。
2.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性。
对于成本核算体系来说,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其完善程度是需要进行严格考量的。一个成本核算系统只有在各方面都是完善的,才能称得上是足够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成本核算体系是密切相连的。某些层面上来说,如果要简单的考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高低,完全可以仅仅对两个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性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那么如何评价一个成本核算体系是否完善呢,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是考察完善性的第一步。不过,再次之外,还需要根据一些外部条件,如对制度、法规的遵守程度,财务人员处理各项业务的专业能力,企业根据财务成本进行生产计划的灵活性安排等,都是需要考量的项目。只有在各方面条件都达标之后,一个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再会构建成功。
3.培养公司员工的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深入内心的理念。因为员工的成本观念会直接影响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作为亲临基层之人,对于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哪个细节可以节省成本,员工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人。企业如果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将会从根本上为成本核算人员提供降低资本的不竭资源。管理人员方面,强化成本意识可以让他们在选择项目投资,在进行生产计划方面,更加明智,更加科学的做出决策。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将会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他们可以有成本意识,那么企业在选择项目时会更加谨慎,降低损失概率,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也会降低盲目性,增加科学性。无论是从投资角度,还是生产经营角度,培养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四、结语。
通过对企业会计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可以发现,不合理、不科学的成本核算对一个企业来说如同附骨之蛆,损害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业绩的增长,汇聚起来就是国家gdp的增长。而会计成本核算,正是如同护卫舰一样,保卫着企业的健康运转。正确理解和界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范围可以使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内容合理、完整;采用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保证成本核算结果更具科学指导意义;培养科学的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则是从思想层面上保证了成本核算的正确性。企业使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将会对企业和社会都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3]曾小琦.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设浅谈[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187.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企业管理模式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有是否合适,也就是说,判断企业管理模式的标准主要是看企业管理模式能否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就会存在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本文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讨论,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议题导向下进行的,因此也主要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问题分析如下:
1.企业战略管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般都会考虑制定什么样的战略以及怎样实现这些战略,并且通过这些前期准备为后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之路。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目的服务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本目标就是要践行企业战略。然而,在企业的战略制定工作中,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企业发展战略更关注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名誉。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够树立企业社会责任并且践行,那么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中就会忽视这方面的建设。
2.企业架构中缺乏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
企业的组织架构通常是指企业实行内部管理的组织架构,现在企业在制定企业管理架构计划的时候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根据企业内部分工,也就是根据销售、财务、营销等工作性质划定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其次,根据企业所经营的具体项目来制定企业各个部门内部的项目管理部门,这一类管理组织具有明显的扁平化特征。于是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保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机构,同时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也会有所欠缺。
二、不同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情况。
1.企业管理模式分类。
当前我国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六种,其中最常使用的分别是亲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以及制度化管理模式,三种模式各具特点,针对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进行慎重选择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践行效果。
2.不同管理模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情况分析。
随机化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领导者独裁的情况,对于制度的遵守程度较差或者过分干预中层领导的决策,这种管理模式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企业无法很好的实现社会责任,降低信誉度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其广泛存在于一些中小型私企与个别国企中。亲情化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于各种创业初期的企业当中,由于缺乏资金再加上利益关系方面的内容较少,所以创业团队往往都是通过哥们情谊凝结在一起的,但是随着营业额的增长与利润的提升,亲情化管理的实际效果就会淡化,不利于其实现社会责任与价值。制度化管理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体系来实现企业的内部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通过量化劳动与收入的形式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效果,但是由于制度建设往往导致缺乏主观能动性,其运用的好坏还是要依情况而定。
三、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互推作用。
1.在企业管理模式构建中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想要在企业的管理之上丰富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就必须要在理念上进行丰富。因此,在企业针对社会责任改进企业管理模式之时,首先就要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将企业社会责任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子上来,找到与之相契合的企业管理模式,来有针对性的展开管理活动。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管理现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才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自觉践行社会责任,提升责任意识。
2.提升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要想最大程度改进企业凸显社会责任的企业管理模式,就要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树立强大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要进行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无法离开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更加无法离开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是企业管理搭建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提升思想认识,同时提升知识积累,积少成多,巩固在社会竞争大环境下树立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就能在企业日常工作中自觉履行义务,自觉践行责任,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形成企业强大的竞争力。
3.构建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要重视效率。
企业在进行基于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充分证明企业在进行的.管理改革是切实有效的,是能够通过改革带给企业切实利益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相关管理手段,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利益,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改进基于社区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改革,可以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提升企业的社会认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全社会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企业能够更好得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
4.转变企业经营行为。
企业根据管理模式变革改变自己行为,其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经营行为发生改变。要想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到实际经营中,就必须根据这些变革改变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在经营中应当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责任的实现,不仅要实现经济目标,还要实现社会目标,要把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权益而在经营中,要重视环保和科学发展,通过自身努力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促进企业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好的企业环境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加促进企业履行义务,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在良好的、正能量的、科学合理的企业氛围,能够让企业责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还可以促进更多新理念新方法的诞生,让企业管理走上正确高效的途径。企业要对社会责任的管理方式进行革新,就必须要合理合适的企业环境进行配合。企业要在内部构建关爱尊重员工的企业氛围,先尊重关爱自己的员工然后才能够关爱和尊重社会。良好的企业环境需要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有建言献策的机会,要珍惜企业员工的个性,特别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员工践行社会责任的正能量行为。良好的企业环境必须要管理层和每一名员工的共同参与,只要全员都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渐多元化、多维化,同时企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企业应当在经营管理中增加社会责任因素,大力建设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建设,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过的贡献。
参考文献:
[3]王舒平.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3:55+60.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与控制目的是指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成本开支,提高生产中投入产出的效率。企业想要做好成本核算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就要关注好“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工作,要节约产品成本,还要规范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施工效率,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对生产资金进行计算、核算、控制和协调等等工作,来实现企业预定的成本目标。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力争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经营成果。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一个综合质量指标,是管理者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对企业的兴衰起决定性的作用。成本是对象化生产耗费的综合体现,企业每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果都会在成本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来,它要求科学合理,系统全面,它对于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及整体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中的不合理现象。
目前不少的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占据更广阔的市场,都在盲目地扩大企业规模,收购兼并其他企业。但是,在企业扩大企业规模的时候,对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力并未得到及时的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相对来说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壮大,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手段落后,管理方法也不够科学,导致企业在扩大规模的时候出现资金花费不合理的现象出现,造成企业的资金浪费现象严重,导致财务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始终很低,这对企业的发展及其不利。
2.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注重结果,轻视过程。
许多企业缺乏相应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财务上不能及时地进入成本,成本管理与成本消耗脱节严重。在进行成本管理控制时,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往往都是在年底突击性地抢进成本,平时没有对施工成本进行必要的控制管理,成本管理控制不协调,没有执行力,而且失去了其应有的监督与控制职能。
3.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单一。
现在许多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思维固化,因循守旧,工作作风保守,缺乏学习和创新精神。工作中追求单一的管理模式,不懂得变通,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上也是如此。企业往往运用单一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在成本管理控制中出现信息不全、管理目标的设置不合理、数据指标的分解不及时等现象的出现。
4.产品质量低下。
有些企业片面追求利益,在生产的过程中偷工减料,毫无企业应有的责任感和信誉,甚至导致“残次品”的出现,不但给社会和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将企业推向破产的深渊。
1.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观念。
要通过培训、研讨等各种方式向企业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宣传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成本管理意识。要让大家明白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来源于减少成本的浪费损失,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营成果。要懂得成本管理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单靠哪个群体单独完成,要全员参与,要把这项工作当做战略来抓。同时要善于学习和创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将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意识、管理手段有效的运用于企业自身的生产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紧密配合国家经济发展脚步,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运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成本管理。
首先要加强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企业成本管理要以国家规定的制度为指导,同时制定出内部“权、责、利”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内部有动力,外部有压力,形成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寻找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建立企业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机构,我认为应以建立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由负责工艺、设计方面的工程师、熟悉生产业务的会计师以及供应、生产、销售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成本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负责成本计划的制定、监督、考核及分析工作,各主要车间要派相应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最终实行各负其责,统一平衡。其次要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参照成功的同行业管理经验及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为进一步的成本核算奠定好基础;按部门划分责任做好核算的原始记录,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传递。最后要运用现代、信息化、科学化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还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水平,产品缺乏创新能力,成本核算方法也过于简单化,因此我们要知彼知己,善于学习和积累国内外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积极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切实将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运用到企业供、产、销全过程。
四、结语。
企业成本管理需要超越传统成本核算和产品成本管理的范畴,从每一个细节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降低成本的思维模式,必须从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变,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在各个环节上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csr)内涵的综述,着重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中心圈层”理论的内在机理,系统阐述“三个中心圈层”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的比较分析,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发展,并理清相关重要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三个中心圈层;利益相关者;金字塔型。
一、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进入了不断发展、多角度、多视野时期。被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博文在1953年的着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中给出了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后,企业社会责任从关注商人个体转向了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即csr。
二、“三个中心圈层”理论。
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1971的《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出,“企业应该为美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多贡献,而不仅仅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三个中心圈”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定:内圈代表企业的基本责任,即为社会提供产品、工作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职能;中间圈是指企业在实施经济职能时,对其行为可能影响的社会和环境变化要承担责任。
三、基于“三个中心圈层”的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上面的“三个中心圈层”理论,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的模型勾勒如下:
从模型可以看出,企业是作为一个单元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社会赋予了企业多重角色。那么“三个中心圈”理论和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下文将重点讨论。
第一,“三个中心圈”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从“三个中心圈”理论可以看出,中心圈理论并不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存在于社会来研究,而是从相互联系的逻辑把企业和社会上其他集合和个体结合进行动态研究。企业作为经济职能要考虑到广大消费者、职工的利益,要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购买的产品,为社会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直接或间接对社会上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如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雇员等,那么企业要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迎合顾客的消费变化,还要为雇员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而不仅仅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第三圈层,企业要主动通过救济灾民、消除贫困、防止城市衰败等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三个中心圈”理论通过相互联系、层层外推,由基本责任到为促进社会的其他无形责任无不隐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痕迹。从发展历程上看,“三个中心圈”理论伴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进程,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第二,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
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是卡罗尔于1979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
企业承担着必要的法律责任;再者,虽然企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中都隐含着一定的伦理规范,公众社会仍期望企业遵循那些尚未成为法律的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另外,社会通常还对企业寄予了一些没有或无法明确表达的期望,是否承担或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完全由个人或企业自行判断和选择,这是一类完全自愿的行为,例如慈善捐赠、为吸毒者提供住房或提供日托中心等,卡罗尔将此称为企业自行裁量责任。从企业考虑的先后次序及重要性而言,卡罗尔认为这是金字塔型结构。
综上所述,“三个中心圈”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发展和演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蕴涵的原则是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仅要关心利润和经济绩效,还要回应和满足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企业的多重期望。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碧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论文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缺乏专业的成本核算财务员工,极大的影响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加上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数量较少,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兼顾所有企业财务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此外企业财务人员负责工作内容的一致性,更降低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就是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不健全。中小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如果不结合企业产品生产自身的实际情况,也不区分企业产品的种类,这样整合出来的企业产品消耗会出现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会造成企业无法正确估计企业实际的成本,不能更好的为高层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1.2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手段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没有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手段,出现了中小企业应用的成本管理手段与企业自身的情况不符合的现象。加上中小企业管理手段的落后,使得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还不完善,没有形成健全的成本核算机制,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其他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1.3成本核算数据缺乏准确性。
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与否,对于企业实际产生损耗的控制非常有利。而由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没有更好的明确成本预算标准,尽管中小企业中出现不正常的损耗,也不容易被发现,从而影响企业高层领导不能全面的掌握企业产品成本的情况。同时,如果企业这种不正常损耗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就不能发挥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另外就是一些企业存在编写、篡改成本核算手册等情况,这将严重影响企业成本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企业相关管理活动的成效。
想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好企业经营和纳税风险的规避工作,就必须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而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中小企业负责人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将少数人的成本管理转变为全员的成本管理,进一步推动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发展。另外就是完善中小企业成本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等管理手段,推动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水平的提升。
2.2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采用科学成本核算方式。
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在服务于成本管理的同时又与企业成本管理相协调。伴随着企业成本预算、分析、控制环节的完善和要求的提升,对企业成本核算要求就更高。为此,只有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方式和内容,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所以,企业成本核算需要建立在企业成本管理需求上,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另外,企业的成本核算也要与企业人力、财力现状相结合,在遵循企业核算的相关原则基础上,兼顾节约成本和提高核算效率。还有就是那些有条件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更是要加深业务数据系统和成本核算软件的学习工作,进一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而对于那些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则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科学的核算方式,摒弃那些落后、效率低下的手工核算方式,进而提升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效率。
2.3做好企业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建立统一协调的核算机制。
规范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相关的存货验收、生产记录、人员工时记录等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从而保证企业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同时统一组织生产、采购、销售等部门成本数据记录工作,做到同一数据提供的路径、时间、信息一致,强化企业业务数据的细化工作,完善企业基础工作。
中小企业需要结合其内部控制规范的相关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目前成本管理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建立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制度。对于企业成本核算流程、核算方法、成本核对与勾稽、数据记录和流转、资产清查及成本报告等进行规范和完善。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和中介审计机构的作用,提升对企业成本核算的监督管理作用。企业更是要虚心接受内部审计和中介审计机构提供的管理建议,改进自身的成本核算工作,全面提升其成本核算水平。
2.5加强成本核算人员建设,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工作。
企业成本管理和核算人员的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和核算水平的关键因素,全面提升企业成本管理质量,需要企业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和专业性强、有责任心的成本核算人员,建立完善的企业成本核算激励机制,完善企业成本核算流程,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岗位、账簿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水平。综上所述,企业成本核算和控制本身就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做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不仅需要企业相关部门的配合,还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而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做好成本控制,才能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内部管理绩效,才能保证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勘察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我国从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就社会医疗保障服务层面来说,人民要求医院必须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这就倒逼医院必须力求以较少的成本消耗,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因此医院实行全面成本核算,不仅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果,而且还能及时、真实地反映其经济成果。通过全面成本核算,把全体医务人员的劳动效率、病床周转率、设备使用率、医疗消耗品消耗率、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率等与经济利益挂钩,实现劳动成果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从而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医疗成本的节超的情况。使广大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疗业务技术人员树立起成本与效益的观念,自觉地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控制费用,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减轻病人和社会的负担。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提高医疗资金使用率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拨入的补助资金和自身医疗活动实现的收益。在医院进行医疗业务活动过程中会消耗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全球的各类资源都处于紧缺状态,为了实现对有限资源利用最大化,医院必须对自己的医疗业务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核算,考核医疗业务消耗和医疗业务成果,实现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国家将会缩减对公立医院的补助。另外,今年将全面取消各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并逐步推进医药分开降低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使得医院各项收入水平降低,从而导致医院各项建设资金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必须通过成本核算:研究成本的构成;考核和审查各种医疗消耗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努力减少浪费现象;寻找合适的技术方法,改善医疗经营管理;降低医疗活动消耗、节约医疗成本。
二、实行全面成本核算的效果。
医院自实行全面成本核算并推行有效的考核机制后,可以促使各业务科室在对外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坚持把控制医疗物质消耗、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不必要浪费作为医务服务工作第一要务来抓,在进一步增强医疗服务意识的同时提高创收意识、成本意识、效益观念等。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医院经济活动管理的良好局面。
医院通过全成本核算考核工作,把各医疗岗位各科室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成效紧密挂钩,促使各科室领导和员工自觉加强本科室成本控制、努力节约各项成本开支,减少人为的不必要的浪费现象。科室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使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树立了成本观念,使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形成一种常态,从形成了一个全员参与医院成本控制的可喜局面,为医院全面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二)增强全体医护人员的节约意识。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进一步增强全体医护人员的成本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节约就是效益,杜绝了“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在全院上下叫响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块纱布”的口号,严格一次性医疗消耗物品的管控,各种医疗消耗物品做到入库有证、出库有据,谁请领谁负责,从而杜绝了浪费,降低了医疗可控成本也进一步降低了病人的医疗支出。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达到增收节支的经营目的。
(三)降低医院经营管理的风险。
实施全成本核算后,医院对各项重大医疗经营项目的立项选择及科室的设置调整上,可以充分依托给医院和科室经济管理组织,对项目进行有效的事前成本分析和成本预测,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的风险性,避免盲目决策,使医院的发展建设规划决策更具科学性、可行性。
(四)规范采购行为,节约采购成本。
推行全成本核算后,医院必须对药品、医疗设备、卫生器材、医疗消耗品等实行集中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网上招标、询价采购、定点采购、竞争性谈判等多种采购形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本医院制定的物质采购管理方案,做到统一筹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在采购中遵循物美价廉,售后服务好、同等条件就近采购等原则。确保了药品、医疗设备、卫生器材等物资的优质低价。
(五)降低医疗成本消耗,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收益。
医院通过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提高各业务科室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降低医疗成本,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过去等米下锅的局面。另外通过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可以促进医院改变过去“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开展医疗服务至上,病人至上的人性化服务活动。医院可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全体医护人员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并行评价、监督和奖惩制度;规范各种文明用语、服务忌语,聘任医德医风义务监督员;落实医疗收费公开和医疗费用一日清单制度,使患者对自己所花的钱一目了然,在降低医患纠纷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对医疗服务满意率。有利于促进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通过全成本核算,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勘察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形成。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从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进程来看,越是完善的市场体系,竞争越充分,越要求市场主体在各方面讲究诚信。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离开了信用,就不会有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更不会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3.2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道德诚信不仅是成熟企业的标志,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从国际惯例来看,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都需要先由著名的国内外著名的评估机构进行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公告社会,这个惯例特别符合国际市场公开透明的准则。为此,企业只有具备清晰的产权制度、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内部设有完善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3有利于政府有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完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作用。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可以全面准确了解企业整体的发展状态,据此做出统筹安排,从而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4有利于促进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在一个信用完善的社会中,人们遵纪守法,理性地获得经济利益,整个社会就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秩序就会井然有序。相反,在信用缺失的环境中,一些人在交易中通过违背诚信而谋利,且又不受法律制裁及社会舆论的谴责,就会诱导人们仿效,这样社会风气日趋恶化。因而,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有效途径。
勘察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人,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94?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人推进农业科技进村人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人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
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人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勘察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公立医院要想解决费用分摊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临床各个科室建立起二级库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将各个科室所领用的材料或者是实际使用的材料进行详细、准确的登记和记录,并且按时将相关数据报送给医院的成本核算与控制部门,提高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组建二级库的初始阶段,应该首先在临床等重点科室开始初步推行,随后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再逐步推广到其他科室。在科室水电费的计算方面,建议采用“大用户剥离”法进行统计,针对食堂、供应室等拥有较大功率设备的科室,应该设置单独的电表水表,这样能够从总体水电费中减去大用户水电费,从而得出其他科室的水电费,之后再按照各个科室的人数作为费用分摊标准,继而计算出各个科室的水电费,提高费用分摊的合理性。
(二)在临床科室配备成本核算与管理人员。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对公立医院各个科室的成本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医院成本核算部门的日常工作,公立医院应该考虑为临床科室配备专业的成本核算人员,最为理想的方式是直接采用临床科室的人员,让其兼职担任成本核算员的角色。这样的做法主要考虑到这部分员工更加了解科室的整体运行状况,并且更容易找到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切入点,对提高科室成本管理水平、科室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各科室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人员还应该定期对科室整体的运作状况进行连续性的统计与分析,分析重点应该集中在每个科室单月的成本收支数据信息上。
(三)创新成本核算与控制办法。
首先,公立医院要想进一步适应新医改的客观要求,就必须在创新成本核算与控制办法的基础上,找到强化自身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渠道。公立医院亟需科学处理成本核算同奖金之间的关系,不要将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孤立起来,而是应该同降低收费、提升职业道德、改进服务质量等内容联系起来,逐步探索出科学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办法。其次,公立医院还需尽快健全、完善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体系,将《原始记录制度》、《成本核算与控制奖惩制度》、《成本核算与控制考核评价制度》等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理念,让成本核算与控制逐渐走上正轨。最后,客观来看,公立医院属于特殊的服务行业,既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考虑社会效益,因此,公立医院必须将成本管理中的全面控制、全员控制、全程控制三大原则落实于实际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中,尤其是要尽快建立起动态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质量更高、价格更合理的医疗服务。
二、结语。
新医改之后,我国公立医院开始逐步重视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对形成合理医疗价格、建设“节约型”公立医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公立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办法仍然没有完全适应新医改的要求,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成本核算与控制理念、方法、范畴等内容上都亟需改进。我国公立医院需要加深对成本控制与核算工作的认识,完善成本核算与控制基础,创新成本核算与控制理念,早日达到新医改的客观需求。
工业沙盘实训教学中成本核算研究论文
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内容应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对接,使实训教学内容紧贴企业生产需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成为今后的工作本领,最终达到职业岗位的需求。根据汽修专业特点,我校建立“z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四合一”(即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实训室与车间合一;技能训练与企业生产合一)。要实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创建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汽车空调系统原理与维修实训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和电路元器件的拆装与检修、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教学内容的实施引导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路控制原理、故障诊断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能满足汽车空调维修岗位要求的技能型劳动者。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空调实训教学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围绕企业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许多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又包含若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贴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完成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空调实训教学的实施。
1.依据企业生产实际,设计实训教学工作任务。
根据维修企业汽车空调维修工日常工作项目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笔者将实训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在充分考虑可实施性的基础上设计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安装、制冷系统有噪声的检修、空调系统不制冷的检修、空调系统制冷不良的检修、空调系统制冷时断时续的检修、取暖系统不制暖的检修和综合故障排除等7项典型工作任务。各工作任务包含若干个知识点,与企业工作任务相对接。例如,空调系统制冷不良的检修这一工作任务包括(系统压力的测量,温控器的作用及检查,干燥器、膨胀阀检查,冷凝器、蒸发器检查,散热风扇检查,传动皮带检查)六个知识点,与之相对应的是(测量系统压力的方法及步骤,检查温控器工作情况,检查干燥器、膨胀阀是否堵塞,检查冷凝器、蒸发器是否脏污,检查散热风扇是否正常工作,检查传动皮带是否打滑)六个企业生产项目。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内容是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也是实现与企业生产对接的过程。
(1)小组分工。
将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每小组5个人,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分工协作。
(2)角色扮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实际工作中顾客的角色,学生扮演汽车维修企业员工的角色。
(3)小组探究。
教师根据工作任务在实习设备或车辆上设置故障点,然后交。
到学生手上。学生(员工)接到有问题的车辆后,询问教师(顾客)车辆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确认故障点。讨论、交换意见,归纳出排故障的要点,然后共同实施解决。
(4)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参与工作小组的交流、讨论,使他们明确工作任务,找到切入点,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学生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需监控每一个小组的任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必要的引导,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任务评价。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及时的讨论和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开展自我评价。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使他们知道自身学习能力的程度,为今后更好地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教师进行总评,着重阐述可学习和借鉴之处,重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让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三、基于工作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实践分析。
1.教学的效果。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掌握贴近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职业素养。笔者在09级汽修班的汽车空调实训课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后,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相比其他传统方法教学的课程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基本上实现人人参与,其中09汽修(3)班庄顺强同学曾代表江苏省在全国汽车技能大赛(空调项目)中荣获二等奖。目前该学生在汽车4s店专门从事空调项目维修工作,深受企业负责人赏识。
2.教学方法的运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根据工作任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教师扮演顾客、学生扮演员工角色等。
(2)小组讨论法。
在制定维修计划、实施维修过程及故障排除后的检查、评估阶段,经常采用小组讨论法,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间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3)引导法。
教师按照维修企业工作流程设计作业单,在作业单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独立排除故障。
(4)案例教学法。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汽车空调系统典型检修案例,让学生独立进行故障排除过程。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对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协作、主动探究,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其他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协调工作的能力,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三梅。论行动导向教学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02.
[2]陈建华。汽车空调实训教学设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8.
[3]夏云铧。汽车空调运用与维修。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02.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
勘察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
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人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
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人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人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曰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
勘察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医院的支出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医疗服务收入、销售药品收入这三个渠道获得补偿。在收入有限、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加之医院的服务成本逐年上升,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能力越来越差,我们只有控制单位医疗成本,开源节流,创建节约型医院,才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从内部资源节约做起,强化医院成本管理,控制成本。
1.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调整和设置岗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作用。
1.2药品收入占据着医院收入的很大比例,确保药品质量,控制药品消耗,控制各临床科室药品费用,切实做好药品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控制药品成本的有效途径。
1.3应该加强各个科室材料收入和消耗的配比分析和控制,做好节约采购费用,监督各个科室卫生材料的使用控制,规范财务核算,杜绝浪费。
1.4公用经费实行预算管理,控制公用经费合理化使用。
1.5提高科室成本收益率,建立科室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1.6提高大型设备使用率,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运营效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加医疗服务量,从而增加医疗收入,提高医院效益。
2.做好成本分析,提高经济效益。
医院在实施全成本核算管理时,为能及时发现全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应对措施,完善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应该做好成本的分析、控制以及效益的分析工作。要根据成本核算标准,对人员经费、药品费、卫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公用经费等进行预算控制,深入开展成本分析。医院要结合单位实际运行情况等相关信息,定期开展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分析,找出成本变动规律,寻找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出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合理化建议,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成本分析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考核和奖惩,落实经济责任,促进人为因素在成本管理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提高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和价值创造积极性,推动全员成本管理。
二、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全成本核算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实现医院健康发展。医院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了解和探索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成本管理计划和措施,不断完善优化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只有正确认识医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才能正确处理国家、病人、医院的利益关系,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才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医院的更大发展。
国企成本核算精细化路径研究论文
成本是企业产品定价的主要依据。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国企产品成本预算、计划和控制的全过程。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国企成本管理水平,能让国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长远的发展。
一、国企的运营特点分析。
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决定了国企的运营特点。在当前,国有企业生产总值占我国所有企业的60%之多。国企是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工具[1]。国企的运营模式在依靠国家的力量的条件下,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渐呈现以下几大运营特点:
(一)国企产权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随着我国国际市场地位的提升,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在产权结构呈现多元化,有的是纯国有企业,有的是中外合资企业,有的是股份制企业,有的是境内外上市企业等等,随着新一轮国企产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企产权结构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
(二)国企有独特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
国企虽然保留了党组织、纪委和工会等一系列组织,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在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上呈现出独特的方式,特别是董事会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多年的努力,在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运营模式,在人员招聘、技能培训、工资薪酬、职务晋升等方面都逐步实现了与市场初步接轨。
(三)国企高度重视企业战略和文化建设。
国企在发展运营的同时对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的重视是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国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明确的的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明确自己发展方向的同时,又会按照市场的变化和科技进步等一系列的条件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同时,国企把企业文化当做整个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决定着全体员工价值取向。
(四)国企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国企不管在投资实力方面,还是人均生产总值方面,相对于其他小企业在很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样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为国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良好的市场。
现在很多的国有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对成本核算的认识不足,有些国企忽视成本的核算重要性,很多管理者缺乏对成本核算的认识,部分国企的负责人甚至为了达到业绩考核目标,在国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故意弄虚作假[2]。由于对成本核算认识存在缺陷,让很多的国企面临经营风险和纳税风险,这样即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也对国企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成本核算制度的执行力度不高。
执行力是一个企业发展和相关政策落实的关键因素,而执行力差在国企运行中的体现尤为突出,很多成本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对生产工艺流程和成本核算方法未进行仔细的考察和论证,而是通过以往的经验进行估计和核算。在成本核算方面,企业制定的相关成本、费用控制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国企成本核算方法出现了很多不准确、不合理的现象。
(三)监督力度不够高。
在很多国企中,没有相关的部门对成本核算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再加上很多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按照相关的规定程序进行成本核算,结果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不真实,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制定,限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掌握成本核算的内在要求。
产品成本是任何企业产品定价和市场定位的主要依据。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的控制是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关键因素。而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成本核算的准确、合理、有效、真实能为国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提供相应的保障。所以就要求国企成本核算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掌握成本核算的内在要求,即在成本核算中对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做出精确、真实、可靠的成本核算,才能为国企成本核算的精细化路径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3]。
(二)加强成本支出的事前控制。
所谓成本支出的事前控制,是指在原来成本的计划执行之前,为了防止成本管理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而采取成本核算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成本管理计划控制,在成本管理计划落实之前就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纠正,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可靠。比如:国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2~3次的核算。每次核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成本核算中存在的漏洞,然后对几次的核算取平均值,能把误差控制在最小。对制定的成本核算方案进行相互的比较,通过相关人员的分析和交流,从中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成为衡量生产费用实际支出的依据,是一种预防性的`控制,也是保证成本核算准确、真实、合理的必要措施。
针对国企产权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国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也就需要更广阔数据支撑,这就为成本核算提供了相应的难度,必须建立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成本核算体系,才能让成本核算顺利的进行。目前国企成本核算包括:资金的市场成本、企业市场营销成本、质量控制成本、新产品开发成本、制造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等一系列的生产、销售方面的成本。这一过程就需要企业成本核算的体系更加完善,才能适应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企成本核算工作主要是服务成本管理和企业成本管理相互协调,随着国企在成本范围的扩大,这就对企业成本核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企业成本核算的目标进行优化。按照产品、费用类别和规格不同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比如:某国企中,即生产大型的卡车,又生产小型的轿车,以及其他车辆。这样就可以根据车辆型号的不同,把大型卡车、轿车和其他车辆划分开来,然后分门别类对这些车辆的成本进行核算,还可以根据国企经营的范围和产品的品种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核算出真实、可靠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的战略制定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五)建立健全配套的监督机制。
一套健全的监督机制能让国企在发展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同时对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核算的方法和成本数据准确性等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规范,才能全面的提升成本核算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和中介机构审计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对企业成本核算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监督管理。比如:在国企的内部,设立一个专职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那些敷衍了事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做的好的进行奖励。不断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质量。建立健全配套的监督、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考核机制在国企成本核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企成本核算是国企在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要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可靠就需要全面考虑各种成本因素,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其中,相关部门密切的配合,才能做好国企成本核算,从而提高国企在市场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3]章阳,何帆.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3):167.
工业沙盘实训教学中成本核算研究论文
[摘要]为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投入使用以虚拟企业为背景的沙盘模拟软件不仅改善了学校的实训条件,也对加强学生企业专业岗位的认知有明显效果。通过介绍实训中的市场营销沙盘软件的运行原理和运用效果评价,进而探讨采用沙盘模拟软件的虚拟企业教学法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和高职实训教学革新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虚拟企业沙盘;市场营销;高职;实训教学。
一、引言。
高职教学中的专业培养偏重于实用操作性,市场营销原理课程作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启蒙课,在教学过程中也较偏重于课堂讲授来灌输基本理论知识点。为加强学生的实务能力,在教学中需强调融入最新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测验等教学方式。然而,与真实企业行业发展现状相比,高校中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有较多学生反映营销理论知识点与企业真实经营存在不一致性,甚有学生陷入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困惑等疑问。为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丰富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购买市场营销沙盘软件来满足平时实训要求,不仅为提升高职类市场营销技能竞赛水平,也为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学手段的创新性与实训性。
二、营销实训中的虚拟企业沙盘软件。
高等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以虚拟企业为背景的沙盘模拟软件给高职的实训课程带来了新的活力。沙盘模拟的教学模式不仅融入企业经营特征,让学生对企业岗位有全面的认知,同时以学生操作沙盘为主的情境模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如今,沙盘模拟的虚拟企业教学法已成为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新模式。为更好地提升市场营销沙盘作为新教学模式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训效果,有必要对该沙盘模拟以及教学效果展开全面的解读。
(一)营销沙盘设计原理。
以企业营销与策划的国内本土实训为核心开发的《市场营销综合实训系统》(简称:市场营销沙盘)是结合高职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来建设的一个市场营销类专业适用的综合虚拟实训平台。学校引入由北京中教畅享科技公司开发的市场营销沙盘模拟软件,主要以电脑软件在线运营,以学生为主模拟虚拟的现实市场环境,将企业运营过程中普遍应用的营销知识、工具、模型、方法和成功企业的营销策划经验融入虚拟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系统设计在一段集中时间内通过模拟市场竞争的方式把知识趣味化和形象化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具有竞争意识形态的游戏训练中体验完整的营销过程,演练学生所学营销与策划技能,最终感悟企业的经营思路与理念。
(二)营销沙盘模拟运行介绍。
通过设计对营销宏观环境、消费者与购买者行为、市场竞争等仿真模拟,该虚拟模拟系统要求将学生将分成若干小组,4~6人可组成一家企业来经营一家资金充足、银行信誉良好、有一定运营基础的生产型企业。每个小组需在规定的时间内、相同的市场环境下,连续经营3个会计年度共12个经营季度,通过系统给出的市场调研分析来确定目标市场,制定企业营销策划和产品策略,以大客户直销、批发和零售三种销售形式来进行产品销售。最终通过模拟市场给出企业经营结果并通过破产淘汰制展开企业模拟训练,各小组可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数据情况来调整经营策略,以保证给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
三、虚拟企业沙盘模拟的教学效果。
以市场营销沙盘实训为例,教师根据班级人数来自由分配经营企业数量,保障每个学生参与。当教师讲解完企业的运营规则和注意事项后,该沙盘模拟系统营造出竞争环境,让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团队意识极高。在整个实训中,教师主要作为虚拟市场秩序的维护与仲裁者保证避免出现不正当竞争现象,并通过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对学生的课堂掌控较强,达到教学效果。该沙盘软件的实际使用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升实训课程的趣味性。
实训课程作为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专业技能提升必修课,安排一周约20课时左右的集中训练时间。营销沙盘代替以往真实合作的企业实训环节,不仅避免了与企业沟通不良的问题,也避免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反感。教师只需在校通过电脑设备和软件,在电子盘面上模拟出企业的经营状态。从教师角度来说,可在有限课时内提高实训效率;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既能从战略高度来观察企业经营的全貌,也能从执行角度亲身体验市场营销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实训中,每个小组都十分认真地经营企业,身临其境地扮演企业管理人员,尽可能地让企业在团队的经营下存活下来,抢到订单并组织生产,制定合理价格卖出产品,在保证经营不破产的情况下获得越高指数分,积极解读经营规则,总结经营策略,相互探讨。从学生参与效果来看,学生团队积极配合,高度投入思考、计算、决策,一周的实训课程把营销体系知识点,如4ps策略中产品、定价、渠道和促销策略理解完全融合起来,对提升学生的营销与策划技能有明显的帮助。
(二)有助于选拔技能选手。
在投入该软件后,教师不仅能在操作端监控每个小组的运营情况,而且通过现场的疑问解答、观察,对每位参与博弈的学生都有较好的评估。各大高校技能竞赛都以虚拟仿真企业沙盘模拟的形式展开激烈的对决,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虚拟沙盘模拟软件不仅为各大高校提供了实训条件,也让教师在实训中发掘有潜力的竞赛选手去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也为选拔理想潜力选手提供了训练平台。如今,电子盘面的沙盘模拟通过网络可邀请兄弟院校学生参与模拟竞赛,跨校、跨地区的交流学习让竞赛选手相互磨合,总结多种经营策略,在临场竞赛时更有决断能力,为学生自身和学校赢得荣誉。
(三)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
实训中的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熟悉整个操作流程,熟知整个经营规则,有较强的沟通、分析和决策能力。教师不仅要精通计算机软件操作,解决突发软件故障,还要具备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沙盘软件的投入使用并不是简单的软件操作,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经验与能力,要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并能参与经营博弈。在对应相关技能竞赛时,要求教师定期参加赛前培训,与其他院校交流学习,不断累积比赛经验,正确引导参与竞赛的选手。在专业实训中,真正有能力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为培养有素养、有技能的高校人才做出努力。
沙盘模拟教学使学生从传统的书本讲授中解脱出来,这种以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改革创新有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沙盘模拟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采用的市场营销沙盘软件为例,虚拟企业的实训模式中仍存在以下两个不足。
(一)沙盘软件操作技术故障。
传统的教学沙盘模拟,以军事对抗沙盘为灵感,逐步开发可应用于教学的沙盘。一般的虚拟企业沙盘都以手工沙盘模拟为主,在沙盘模拟教具上展开经营操作。因而,在整个实训中,指导教师很难监控整个实训现场,常有学生出现不公平的操作,造成实训评估成果不均等现象。随着技术的发展,以电脑操作监控的电子沙盘逐步占据主流。而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市场营销沙盘软件的电子沙盘更适用于有良好教学硬件条件的学校,因而,秉持“从企业实训中来,到教育实训中去”的理念开发的市场营销沙盘软件成为诸多知名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实训软件。然后,电子沙盘软件购价昂贵且必须依托软件和网络,对电脑硬件设备要求较高,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会出现数据显示不完整等现象,如网络故障、软件运行缓慢、系统数据丢失等对实训带来不小的影响。企业技术团队在线后台支持给沙盘软件运行提供了一定保障,但课堂教学的及时性和可控性将受到不小阻碍。因而,对在校指导教师的基本技术和故障盘查等培训与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更能保证沙盘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沙盘模拟数据缺乏更新。
尽管沙盘软件以虚拟企业为背景展开仿真经营,软件开发与运作给教学过程中带来突破,但企业及运作数据虚拟,每个小组初期经营的数据相同,与真实企业多变的竞争和运营情况存在偏差。在市场营销实训课程中,企业经营存在不少限制,与真实企业经营存在不符。有少部分学生对该软件操作实训存有抱怨与排斥心理。由于每次软件的企业背景和数据都一样,有部分学生在新一轮的训练中,对企业现状不认真对待,出现数据剽窃等不公平竞争现象。虚拟企业的沙盘模拟对实训有新突破,但高职教育中的技能培养仍离不开真实企业的培养与锻炼。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真正走进企业去锻炼技能才是关键。从学校和教师角度来说,有责任帮助更多的学生走进真实企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岗位实训机会。
五、结束语。
以虚拟企业为主的沙盘模拟教学已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市场营销沙盘软件的运用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实训的效果来看,师生反馈积极,效果明显,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营销技能。然而,软件实训初期存在的问题,相信在学校和技术人员的协作下,此沙盘模拟教学将在教学改革中有新突破。总之,虚拟企业沙盘模拟教学丰富高等职业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教师的专业技能都有积极的意义,是值得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3]彭仁孚.浅析高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教学[j].时代教育,2015(20).
勘察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努力与世界学术体系接轨。这样的过程往往被认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照着说”,就是将西方的理论观点学习照搬,从而促进我国相关学科学术体系的建立。第二个阶段是“接着说”,将西方的理论观点应用于中国实践,或者说使用中国的实践案例来验证西方学术假说。第三个阶段是“对着说”,基于中国的本土实践发现中国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从而和西方学术形成对话和争鸣。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发展了源自西方的理论观念。因此,这构成不同学科的中国化和本土化的过程。可以认为,“对着说”的状态开启了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从当下中国的发展实践与学术成长来看,基于西方实践加以总结的理论观点未必完全能够有效地解释中国实际,使得中国学研究开始进入一种“对着说”的状态,丰富了对中国社会的理解,也推动了中国学术界与世界的学术交流。中国的学术发展可能还蕴涵着一种更长远的学术愿景,就是可能形成一种“领着说”的状态。中国的学术努力发展出基于自身的理论观念体系,提出独立原创性的知识思想,为中国和世界提供新概念、新理念,影响世界并为他人所赞同或批评,这样的“领着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客观上还并没有出现。
从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话语建设的内在逻辑来看,中国所经历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具体实践,为思想和学术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知识来源。因此基于中国实践的中国概念的生成,和对中国发展运行的理论知识体系,为探索构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提供土壤。而基于中国实践的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在与世界学术界的对话过程中,才能丰富和修正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创新创造出新的有解释性的新知识体系。中国的思想和理论发展应努力通过和世界学术的对话,提升中国理论学术发现的解释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术发展的学术自觉才得以形成。可以说基于中国、与世界沟通,在这两个侧面上共同努力,才能开辟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并真正能够建立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因此,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应有这样的一些特征: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本身是开放性的世界主义的话语体系,基于中国的哲学社会话语体系本身是在与世界学术界对话中成长起来,并努力将自身的思想理论创新影响世界。因此,对于世界学术采取排斥主义的中国话语本身就不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道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的学术创新,如果得不到世界学术的普遍认同,也很难说是成功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
第二,基于学理才能够有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中国话语体系作为一种学术建设,其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本身需要符合学术的内在自洽。只有具备学理的完整性,及只有在学术基础上的逻辑演绎和知识理论体系建设,才能真正和世界对话,才能根据其知识理性发挥出解释的作用和引导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不是感性的民族主义的口号,而需要在学理平台上依靠学术规范来批评评议。而且,从口号出发、而不是从思想理论出发推动学术发展,本身是一种反智主义的思路。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和话语体系建设,需要从学理讨论出发,是要依靠“批判的话语”而不是依靠“话语的批判”。披着学术名词外衣的打棍子、盖帽子的自封的“创新”及“创见”,要么是自欺欺人,要么就是欺人自欺。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话语建设仍然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发展和转型的历史过程和未来判断,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解释,如何理解社会、如何理解历史、如何理解国家社会发展运行的内在逻辑,必然也不能单纯通过纯粹的思维建设得到完成。这些思维建设是否符合真理,也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同时也只有在具体实践的检验中才能验证思想理论观念的正确性。同时,只有通过实践的结果也才能够验证思想理论观念的合理性,和呈现出思想理论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也仍然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和长期的过程。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思想理论创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和在短期建立的。往往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新鲜内容创造出了新的研究概念、思想见解,从而得以继续回归到实践的检验,丰富和扩展理论框架和理论观点,并因此能够提出区别于前人的新理论与新的知识框架。新的思想理论和知识框架在学术史上有一个理论思想继承性的联系,也有一个创新和突破的关系。思想理论的创新和话语体系的丰富发展,构成不断更新对照、不断突破创新、不断应用完善的知识循环。这样的知识进步往往需要长期性学术努力,“十年磨一剑”意味着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思考才能够在某个方面建设体系性的话语,“十年磨一剑”,也意味着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验证、细化,以及扩展理论,从而使知识创新得到确立。
因此在浮躁肤浅的学术态度指向下,断然难以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建设,希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不能成为“话语”,而“真实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设”深深地依赖于学人的学术自觉和长期性努力,依赖于真正有志向学术创新的学人团体,并为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资源。如果出现知识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失衡或者错位,以及出现只是“话语的自我生产”或者“概念的泡沫游戏”,看起来一哄而上、红红火火,但与真正的知识与理论创新实际上是背道而驰、有害无益。
中国的学术发展内在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建设。这不仅是学人的学术追求和社会理想,也是学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学术发展的持续积累和进步,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提供了人才的储备、实践的经验、资料和数据的积累,及增强了和世界的对话能力。中国的学术发展应该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和积极作为,实现自身的知识进步,并将自身的知识探索贡献于世界知识界。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建设,更好地指导中国发展实践,并贡献于世界发展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话语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口号,而是一个长期艰苦努力的知识建设过程。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已经开启出中国话语建设的道路,但是离开实现建构出成熟的话语体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自然凸显出了当今时代学术人才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在此过程中的自以为是、或者拔苗助长是很难有效的。建设成熟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有赖于数代学人持续、不懈和创新性的思想学术建设,才真正能够逐步形成并发展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工业沙盘实训教学中成本核算研究论文
3.1功能需求。建筑施工实训虚拟系统主要有以下5个功能:
(1)增强教学模式的形象生动性;
(2)开展现实条件下无法落实的实训教学活动;
(3)实训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
(4)可实现对虚拟实训场景细致描绘,根据实训目标针对性的设计实训对象;
(5)可通过鼠标与可视化实训对象交互,方便快捷的`完成实训操作。
3.2开发思路。
建筑施工实训虚拟系统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等构成项目开发团队,对相关职业岗位、教材、课程、学习情境等等进行调查分析,确保建筑施工实训虚拟系统构建成果与实际教学需求相符。3.3系统架构。建筑施工实训管理系统采用云计算硬件架构与soa面向服务软件架构方式,确保系统可扩展性、通用性均较好,采用了3层结构浏览器/服务器(b/s)开发模式,具体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3.4功能模块。
为了保证系统的交互性、实用性,构建了2大模块:素材资源库和虚拟实训室,具体如下:
(1)资源库素材库构建:收集全国各地的施工案例,涵盖建筑材料、结构与构造、检测与试验、测量仪器、施工机具设备、脚手架、施工工艺、工程管理案例、建筑震害与加固、现行建筑法规技术标准等内容。资源库素材可分为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支持检索查找,实现素材的快速、精确调取。
(2)虚拟实训室构建:此部分可细分为8大模块:砌体结构施工仿真与质量检测;框架结构施工仿真与质量检测;钢结构施工仿真与质量检测;单层厂房施工仿真与质量检测。
3.5系统实现。
(1)系统资源素材库建设:系统资源素材库的建设,将自制或是收集好的素材进行分类保存,不断完善,为后期教学取用提供便利。
(2)实体模型设计:根据实训项目分析实训场景、实训仪器,从而确定实体模型,主要采用java3d技术构建模型[2]。(3)动画的制作:多数演示动画采用flash制作的二维动画,部分可采用java3d制作三维动画。
(4)人机实时交互实现:演示型实训,交互方面的设计提供对演示过程的控制;操作型的实训,则需增加对学生操作步骤的提示。
(5)系统集成:系统中素材资源库、虚拟实训室均为单独构建,实训场景、实训仪器也是单独构建的实体模型,为进一步完善系统,还需配以音效、动画、视频等,并开展系统整成。